上山下乡应该是家里那一个去 上山下乡插队玩一家三口

上山下乡应该是家里那一个去

城镇知青上山下乡,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规定。

上山下乡插队玩一家三口

在1968年12月毛主席发表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”的指示之前,积累了六届的中学毕业生正在陆续分配。毕业生是否下乡,强制的成分不是很多。有些人选择下乡、特别是到艰苦地区插队,更多是出于革命动机。

在1968年12月以后,知青下乡变成了政治大潮,各地都积极动员中学毕业生下乡,使用了多种强制性的手段。 在这个背景下,家里的困难都要让位,独生子女下乡、多子女陆续下乡等,成为普遍现象。 例如,北京市1969届初中毕业生,几乎全数下乡。 此时,多子女家庭基本没有回旋余地,哪个孩子毕业,哪个孩子就要下乡,不能替代,也不能说前面已经有哥哥姐姐下乡就可以不去。

到了1970年,政策有了变化。 有些城市,如北京市,不再安排应届毕业生下乡,即使恢复下乡,也不再安排到外地,而是安排到本市郊区或本省各县。

1973年,中央召开了知青工作会议,知青下乡的管理进一步规范。独生子女、家里已经有子女下乡且身边只有一个子女的应届毕业生,就可以不下乡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家庭才有了一定的选择余地,例如可以事先说好让男孩下乡而把女孩留在身边。该政策一直持续到下乡运动结束的1978年。

上山下乡的要求

党的号召就是要求。六十年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,一代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,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年轻人,意气风发,志在四方,希望到艰苦的地方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。

党号召知青上山下乡,绝大多数人不讲条件,不提困难,打起背包下乡插队到广阔天地去干一番大事业。

相关问答

问:上山下乡,家里谁去最合适?

答:哈哈,这个问题有意思!其实上山下乡那会儿,家里一般都会让年轻人去,毕竟他们体力好、适应能力强,不过,现在要是一家三口都想去体验一把,那也挺好玩的!老爸老妈可以重温青春,小朋友也能感受一下不一样的乡村生活。

问:一家三口去插队,真的能玩得开心吗?

答:当然啦!你想啊,一家人一起下田插秧、喂鸡喂鸭,晚上还能围在一起听虫鸣、讲故事,多浪漫啊!关键是能增进感情,比在家里玩手机强多了,不过前提是别怕累、别怕脏,毕竟农村生活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问:上山下乡插队,需要准备些啥?

答:哎呀,这可得好好准备一下!换洗衣物要带够,毕竟农村条件有限,防晒霜、蚊虫叮咬的药也不能少,还有啊,带点城里的小零食,跟当地老乡分享一下,关系很快就拉近了,最重要的是,带上一个好心情,去享受这段特别的旅程!

问:插队生活会不会很无聊?

答:哎呀,这你可就想错了!插队生活其实丰富多彩得很!除了干农活,还可以跟老乡学学做饭、编竹篮,晚上还能一起跳跳广场舞、唱唱歌,关键是你要有一颗发现乐趣的心,保证你天天都有新鲜感!

本文来自作者[冷烟]投稿,不代表航豹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aibo.lhypw.cn/jyfx/202502-795.html

(46)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4条)

  • 冷烟
    冷烟 2025年02月06日

    我是航豹号的签约作者“冷烟”!

  • 冷烟
    冷烟 2025年02月06日

    希望本篇文章《上山下乡应该是家里那一个去 上山下乡插队玩一家三口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
  • 冷烟
    冷烟 2025年02月06日

    本站[航豹号]内容主要涵盖:生活百科,小常识,生活小窍门,知识分享

  • 冷烟
    冷烟 2025年02月06日

    本文概览:上山下乡应该是家里那一个去城镇知青上山下乡,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规定。 在1968年12月毛主席发表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”的指示之前,积累了六届的中学毕业生正在陆续分配。毕业生是否下...

    联系我们

    邮件:航豹号@sina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    关注我们